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部委涉台信息  >  涉台信息  > 正文

台湾青年看大陆:原来我对这座城市充满了认同和向往

2017-09-06 10:35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参加“银鹰计划”的台湾青年合影留念。

  中国台湾网9月5日讯 (记者 王亚静)对于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暑期无疑是增长见识、开阔眼界、充实自己的绝佳机会。大陆的各项夏令营、实习交流活动吸引了台湾学生的目光。一群台湾年轻人充满好奇、带着疑问、跨越海峡、穿过长江隧道,来到大陆,融入了一个个充满活力的都市。

  这个夏天,“银鹰计划”暑期实习活动招募了415名台湾大学生分别到北京、福建、广东、江苏等11个城市的银行展开为期三周的实习生活。

  在大学时代就可以提前进入银行实习,这样的机会在常人看来分外珍贵,然而郭淑茹在接到学校通知的时候却有些失落,因为宿迁这个城市对于她这个台湾青年而言太过陌生,陌生到连这个名字中的简体字“迁”字都不认识。“我很认真地上网去搜索了,越搜索越失望。当我发现这里没有高铁、火车、飞机场的时候,心里打起了退堂鼓”。

  第一次来到大陆的黄心磊也是通过书本进行的“预习”。“从小到大的教育里,不论是地理、历史亦或是生活中的日常教育,都和大陆息息相关”,黄心磊对大陆的认识,也仅仅限于书本上粗浅的知识,或是电视上片面经过修饰、过滤的内容。“这次的上海之旅,我本是多多少少带些成见来的”。

  来到上海实习的第一天,黄心磊便爱上了这美丽的城市。透过虹桥机场开往酒店客车的车窗看到:鳞次栉比的高楼、渐次变化的街道美景,还有鼎鼎大名、美轮美奂的“东方明珠”。这一切都让他对这座城市充满了认同和向往。

  同样抱着怀疑的态度来到宿迁的郭淑茹,通过3周的实习生活,让她非常庆幸当初没有因为交通的关系放弃来到宿迁,“在这里我不会听到大城市频繁的喇叭声,也不会感受到大城市快速的生活步调。”从认识宿迁、了解宿迁到喜欢宿迁甚至渐渐地舍不得离开宿迁,郭淑茹说“因为我在这里留下了属于我大学生涯中最难忘的回忆”。

  和黄心磊、郭淑茹略有不同的是在福建海峡银行实习的四位小伙伴:黄恩琳、陈盈如、林意芸、张毓凌,她们偏爱的则是大陆的美食。来到大陆第一次尝试使用外卖APP和在线支付,“我们吃了榜上第一名的麻辣小龙虾,那滋味有别于在台湾吃的麻辣,这里的麻辣带点‘骚劲’,让人一口接一口,允指也回味无穷”。不少同学透过实习,都恍然大悟:原来大陆是这样的,并且有意来大陆求学或者就业。“在台湾,好的工作机会少”。一位来自台湾政治大学金融系的同学表示,报名“银鹰计划”的同时,也向多家银行投简历争取实习机会,但都没有收到回复。在宿迁实习的彭心瑜也有同感,“我看到过一个高铁项目的评估报告,那是非常非常大的一个案子,在台湾我想不到有机会能经手这样的大案子”。

  随着对大陆的认识越来越深,这里的便利生活也吸引着台湾青年。在大陆,人手一张银行卡,开通微信、支付宝已经是标配。“出门在外不用钞票的时代在厦门已经有很好的发展,电子支付模式,是这里一个很大的特色”,林炜哲说,台湾只有悠游卡,Applepay等零星支付方式,而且“在生活上或是金融方面仍有诸多限制,没有一致的规定和足够大的市场,所以效果不佳”。实习期间,林炜哲会从厦门银行凤凰花卡充值到微信支付,“买早餐、便利店超市购物、看电影、搭出租车,甚至连骑共享单车都可以用到,移动支付真的超方便,两周时间我竟然都没有用到现金,太神奇了!”

  另外,薪资也是吸引同学们的关键因素。在杭州实习的实习生们到某知名企业总部参观时,了解到那里应届本科生的起薪为人民币8500元,“在台湾大学生毕业工资有限,2万到3万新台币(约合人民币4500元到6600元)就很不错了。与物价增长相比,薪资水平其实近18年来都是倒退的”,浙商银行实习生蓝雍渊这样解释。

  三周的实习不长不短,这21天的点点滴滴在这些台湾青年的心里泛起了阵阵涟漪:陈盈甄想要到台湾的工商银行网点工作,郭淑茹考虑来大陆读研究生,彭心瑜在这个9月要到上海交大交流一学期,萧庆书决定要到大陆发展……他们与大陆的故事未完待续。(完)

[责任编辑: 郜利敏]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