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部委涉台信息  >  涉台信息  > 正文

两岸国学书院项目“游学讲堂”第三讲在新疆举行

2016-07-26 20:2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中国台湾网7月25日伊宁讯 (记者 郜利敏)由海峡两岸婚姻家庭服务中心主办的两岸国学书院项目“游学讲堂”第三讲于7月19日至25日在新疆举行,来自两岸共60余名学员参加。

  本次讲堂邀请了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原系主任、文学院原院长王仲孚教授和诗人、散文随笔作家沈苇作为主讲人授课。

  王仲孚以“中国古代蚕丝文化与丝绸之路”为题,从时间、空间、文化三个维度阐述当今“一带一路”战略中新疆和台湾发挥的重大作用。他提出,从时间和地理维度上,古代中国对外进行文化交流的通道分为三条,北方的“丝绸之路”、南方的“茶马古道”以及“海上之道”。从文化传承维度上, “一带一路”保留了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以史为鉴,不断推动“一带一路”覆盖区域的经济、文化等交流,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

  他称,新疆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台湾是“海上之道”的必经之路,分别在经济、文化等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均是中华文化发扬和传播的重要见证者和推动者。他希望新疆和台湾都能在“一带一路”建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发挥更大重要的作用。

  在“一带一路”重要节点霍尔果斯市,诗人、散文随笔作家沈苇以“亚洲腹地:我们的精神地理”为题做讲座。

  他认为应从三方面认识亚洲腹地新疆:地理层面,除了政治上与中原汉地的密切依存关系,新疆在文化上一直保持了“向西开放”的姿态,它是一块巨大的海绵,吸纳和融入各种文明;历史层面,新疆在历史上是东方和西方进入对方的“桥梁”和“跳板”,这种进入的结果是文化的接触、碰撞与融合;精神层面,作为唯一的四大文明融会区,新疆面对多民族共存的现实和丰盛多元的“活文化”,平等与理解、尊重与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尊重地域传统和文化多样性,才能在亚洲腹地拥有真正文明的共荣。

  沈苇告诉记者,两岸国学书院项目“游学讲堂”打通了书斋和旷野的壁垒,值得推广和借鉴。在讲堂中,两岸同胞通过讲座得到理论学习,零距离接触体验和感受讲堂相关内容,加深理解,开阔眼界。他希望台湾同胞经常到大陆走一走、看一看,加强两岸交流与合作。

  来自台湾陆配吉林人王杰表示,这是她第三次参加“游学讲堂”,通过游学讲堂项目,丰富了文化知识,开阔眼界。同时,开展深层次的体验和交流活动也让他们进一步理解讲堂的内容。

  讲学期间,学员们还参观了那拉提草原、惠远古城、伊犁河、喀赞其民族街、赛里木湖、图开沙漠等自然人文景观,观赏少数民族婚礼,维吾尔族建筑,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完)

[责任编辑: 郜利敏]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