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部委涉台信息  >  行业交流  > 正文

两岸基层法治建设与社区发展交流会在厦门大学举行

2013-12-19 14:26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中国台湾网12月18日消息 日前,由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和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主办,武汉大学两岸及港澳法制研究中心、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管理委员会、两岸协创中心海沧实践基地和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法院参与协办的两岸基层法治建设与社区发展交流会在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举行。国台办法规局苗京平处长、厦门市民政局张培军副局长、台湾地区“研讨会”地方发展处高誓男处长、台湾乡镇市民代表会联合总会刘冠雄秘书长等来自两岸主管部门、学界和实务界的嘉宾近60人出席。开幕式由副院长兼法律所所长彭莉教授主持。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两岸协创中心执行主任刘国深教授代表主办单位致辞。他表示,加强基层法治与社区发展建设,既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也是贯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地方实践。他期望两岸在该领域互通有无,在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中实现增进两岸民众福祉的价值追求。台湾乡镇市民代表会联合总会刘冠雄秘书长也表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理应立足基层,惠及民生,他随率领的台湾地区基层组织代表愿意为此做出积极努力。

  厦门市民政局张培军副局长和台湾地区“研讨会”地方发展处高誓男处长分别应邀发表题为《厦门市基层法治建设和社区发展》和《台湾行政机构联合服务中心的区域治理功能》的主旨演讲。张培军副局长主要介绍了厦门市在落实基层民主选举、公民普法、社区自治和社区服务等方面的主要实践。他表示,两岸基层法治和社区发展既有共性追求,也有个性差异,完全可以互相学习借鉴。高誓男则主要介绍了台湾行政机构联合服务中心的现行角色功能,并针对其在区域治理上所面对的组织限制与环境压力,提出行政机构联合服务中心区域治理功能的再塑建议。

  本次交流会分为理论研讨和实地参访两个阶段。在16日上午的研讨中,与会嘉宾围绕两岸基层法治建设、两岸社区治理法则、两岸民间纠纷解决多元化机制、两岸社区建设与营造政策、信息公开与公民参与等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政治所所长张文生副教授和武汉大学两岸及港澳法制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祝捷副教授分别主持小组讨论。

  16日下午,与会代表一行来到厦门市海沧区新阳街道兴旺社区,就该社区落实“美丽厦门?共同缔造”战略规划的实践进行现场观摩。与会代表对该社区的“网格化”指挥服务中心表示高度肯定,而该社区推行的“五共”(共谋、共建、共管、共享、共评)理念更是与台湾地区的社区营造不谋而合。

  17日,与会代表一行又转战厦门市海沧区交通事故调处中心和海沧区人民法院,就基层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问题进行现场交流。在海沧区交通事故调处中心,杨东来副主任为大家介绍了这个多位一体、一站式的服务平台。该中心对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审判、法律援助、保险机构等法治资源的整合情况和便民服务令各位代表耳目一新。在海沧区人民法院,曹发贵副院长介绍了全国首创“三审合一制”涉台法庭的运作机制,该院着力打造的台胞陪审员制度、家事法庭、夜间法庭等制度都充分体现了司法为民的理念,其在涉台审判工作中先行先试的各项举措更是彰显了服务台胞的使命感和主动意识。

  与以往的学术会议不同的是,本次交流会更加强调“协同”和“交流”的理念。在协同方面,本次交流会充分发挥两岸协创中心(海沧)实践基地的资源优势,官、产、学相结合,为理论研讨更“接地气”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交流”方面,本次交流会设置了两岸实务界专家和学者之间的对话,通过现场参访和观摩,为两岸民众建立共同认知搭建了良好平台,“大同小异”成为两岸嘉宾在交谈和参访中最多的感叹之一。

[责任编辑: 杨永青]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