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部委涉台  >  涉台信息  > 正文

文化部:两岸文化交流20年来不断深化发展(2007.11.06)

2007-11-07 10:20 来源:新华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2007年11月6日,在两岸交流时满20周年之际,文化部有关负责人向新华社记者表示,两岸文化交流20年来从无到有、从间接到直接、从单向到双向,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为维系两岸同胞情感、推动两岸交流发展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这位负责人说,在台湾当局于1987年11月开放台胞来祖国大陆探亲后,一些岛内文化界人士开始与大陆同行接触,一些台湾歌手来到大陆演唱,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开始。1992年8月,由12名艺术家组成的“大陆艺术家演出团”首次进入台湾,实现了两岸的双向文化交流。

  此后,在大陆方面的持续推动下,经过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自1991年至2007年底,仅经文化部同意的两岸文化交流项目就达5千多项,5万多人次。目前,两岸文化交流已遍及文学、美术、音乐、戏剧、舞蹈、曲艺、杂技、文物、民俗、艺术教育、图书馆、文化管理等各个领域。

  这位负责人说,通过积极举办综合性两岸文化交流活动,大陆方面为搭建两岸交流平台做出了不懈努力。特别是近年来,文化部所属中华文化联谊会连续成功举办“情系三峡”“情系黄山”“情系香格里拉”“情系敦煌”“情系中原”“情系湖湘”等两岸文化联谊活动。两岸间先后成功联合举办“海峡两岸文化艺术节”“海峡两岸歌仔戏艺术节”“海峡两岸南音展演暨民间艺术节”“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海峡两岸文化节暨京台文化周”“两岸城市艺术节——城市文化互访系列(台北周、北京周)”等大型文化交流活动,不断密切着两岸文化联系。

  大陆方面大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文物精品及当代文化精品赴台交流,满足了台湾同胞了解大陆文化发展的愿望和需求。“秦兵马俑特展”“永远的孔子大展”“康雍乾盛代精华展”“圆明园重现台湾——保利博物馆珍藏文物展”“屈原的故乡——楚文化特展”等集中反映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珍品展览使台湾同胞大饱眼福。红楼梦文化艺术展、风云再现-三国演义文化艺术展、齐白石作品大展、吴昌硕书画艺术回顾展、傅抱石百年大展等在台成功展出,为两岸文化交流增添了不少佳话。中央芭蕾舞团、中国京剧院、北京人艺、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上海昆剧团、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上海交响乐团等大陆优秀艺术团体相继赴台演出,以精湛的艺术、浓郁的特色、无穷的魅力打动了台湾观众。福建闽剧、歌仔戏、南音、高甲戏等地方戏曲团体频频应邀赴岛内、金门和马祖交流,成为闽台文化交流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同时,大陆方面积极邀请台湾文化团体和文化界人士来大陆参加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努力为台湾文化艺术界人士来大陆发展文化事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更大的发展空间。云门舞集、汉唐乐府、国光剧团、朱宗庆打击乐团、台北市国乐团、台北新剧团等台湾著名艺术团体应邀来大陆巡回演出,受到了大陆观众的热烈欢迎。刘国松、李锡奇、欧豪年、李奇茂、陈其宽、江明贤、陈正雄、柯锡杰、周澄、王侠军等台湾艺术家的精品展览在大陆进行巡回展出,赢得了大陆文化界的广泛关注。台湾文化业者还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在大陆广阔的市场上深耕,台湾画廊业者积极抢占大陆文化市场先机,台湾流行歌手不断开拓大陆商业演出市场,均已取得丰硕成果。

  这位负责人表示,通过不断深化的文化交流,两岸文化界合作打造了一大批艺术精品,共同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两岸昆剧汇演”“两岸戏曲大展”“两岸小戏研讨及汇演”等两岸文化交流活动至今为两岸文化界津津乐道,为两岸文化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两岸开展共同创作、合作演出已蔚然成风。如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与苏州昆剧院共同打造了“青春版”昆剧《牡丹亭》并在海内外成功巡演。台湾文化界推出的新编昆剧《梁祝》《孟姜女》,结合了岛内京剧和昆剧演员以及大陆昆曲界人士的力量。台北表演工作坊与国家话剧院、香港话剧团联袂推出的经典话剧作品《暗恋桃花源》备受两岸文化界和媒体的关注。

  此外,两岸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以及艺术院校广泛开展了人员交流,互通经验、分享成果、深化合作,同样硕果累累。

  这位负责人指出,20年来的两岸文化交流推动了中华文化艺术在海峡两岸的传承与创新,在两岸民众间架起了心灵沟通的桥梁,这种交流的大趋势是任何人都难以阻挡的。大陆方面愿意与台湾同胞携手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增进两岸同胞的骨肉亲情、弥合两岸隔阂做出积极的努力。(记者茆雷磊)

[责任编辑: 齐晓靖]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